【課程】一場校園中作品的春天派對!文化建築大一設計作品正於華岡各處激盪創意火花ing
















不知同學們可否有注意到,最近文化大學的校園內,出現了許多「巨獸」般的構造物,散落校園內各處,姿態各異,在春暖花開的景色襯托下,彷彿在開一場戶外派對似的,很難不吸引來往行人們注目。
其實「它們」是文化建築大一設計課程的學生作品,以「在場所與身體之間—與環境對話」為題,正於陽明山校本部校園內展開一場充滿創意與實驗精神的大型裝置藝術展。此次課程題目由建築系大一設計教學團隊的老師們:駱又誠、鄭人豪、蔡麗秋、林敬哲、杜念融、許志帆、林祐新及劉秉鑫老師共同指導,從上學期期末開始,為期八週的操作,鼓勵學生透過設計與實體建構行動,探索個體與環境之間的可能潛力。
文化大學坐落於陽明山,毗鄰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與建築資源。此次題目鼓勵同學們去觀察、發現並回應校園內的特色空間,從「可穿戴裝置」、「街道家具」到「小型建築」等操作的方向,讓同學們透過實體建構方式,走出教室與圖紙之外,親手打造,創造出介於自身身體與校園環境之間的互動裝置,形成一場獨特的「空間對話」。
同學們創作的作品於3月10日於校園內各自的基地現址評圖,並就地進行校園內展覽,獲得師生間的高詢問度與熱烈回響。不僅展現了學生們對環境的細膩觀察與創意發想,更讓校園空間在裝置藝術的介入下,激盪出新的空間體驗與紛呈景觀。此次展覽不僅是對學生創意的肯定,也體現了文化建築系持續關注生活環境空間並與之對話創作的設計教學精神。